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重点产业链为抓手,着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富硒产业标准体系,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制定了《陕西省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

《指南》的编制背景和意义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有着“生命火种”“抗癌之王”和“心脏守护神”的美誉。国家卫健委早在2017年就将硒列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元素,为我国富硒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陕西是我国重要的富硒地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在省内的西安、安康、延安等多个地市发现富硒(含硒)土壤。目前,全省已建成5个国家级、4个省级富硒科研平台以及17个科研创新团队,依托良好的富硒资源禀赋,形成涵盖富硒粮油、茶叶、魔芋、食用菌、畜禽、饮用水等多个品类的富硒产业链条。
当前,我国已发布《富硒稻谷》《富硒食品通用要求》等部分富硒相关国家标准及若干地方或团体标准。为进一步健全富硒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框架,在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支持和指导下,陕西省富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3年11月正式成立。标委会成立后,秘书处就着手富硒产业标准体系的构建,组织专家开展《陕西省富硒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的编制工作,旨在通过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进一步突破行政壁垒,促进跨区域标准协作,打造“统一标识、统一检测、统一认证”的富硒产业标准运行模式。
《指南》的主要内容
《指南》分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保障五个部分,附录部分包含:陕西省富硒产业链标准体系结构表、陕西省富硒产业链标准明细表和陕西省富硒产业标准体系统计表。
《指南》首次对现行富硒相关标准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我省富硒产业发展特点,兼顾产业链前、中、后端逻辑,构建了覆盖基础通用、产地环境与资源保护、种养殖与原料生产、加工与产品质量、服务与品牌建设、质量体系保障等六大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指南》强调“以质立牌、以标促优”,鼓励开展富硒功能宣称的科学验证,鼓励吸纳最新科研成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瞻性地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重点研制的标准清单,为各级各部门开展富硒产业规划、质量监督、财政支持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指南》的实施路径和建议
《指南》规划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国际化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实施路径。提出加强部门协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等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推动富硒产业标准协同合作,提升标准化意识和推进标准的国际化,为《指南》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扫描二维码下载《指南》
来源:富硒标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