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丨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杨月欣女士主旨演讲内容分享

12月7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安康市人民政府、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功能农产品大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大功能农产品及富硒产区的主管单位、机构、企业的200余名行业人士参会。

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院士杨月欣女士以《我国营养需要量研究与功能食品发展》为题做了主旨演讲。杨月欣理事长从事营养学领域研究,主编出版科技图书、专业教材多部,科技论文3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和省部级科学进步奖10余项。本期为大家分享杨理事长精彩演讲内容。

主旨演讲围绕“我国功能型食品发展”、“如何定量人体需要或食品的‘营养性’?”、“如何定量评估食品‘功能性’?”三个话题展开。杨月欣理事长表示:“有数据显示,自疫情之后,功能型食品、营养品消费增长了三倍,人们对健康食品、个人养生等方面的关注度与需求日益增高,为功能食品及功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向上的动力”。

研究吃饭是一门学问,自古便有

饮食自古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功能”“医疗”措施之一,中医、古希腊、印度都有食疗、药食同源、药膳等观念,近代营养科学开启后,更是推进了这一进程。现代人们将保健品、药食同源物质、新原料食品等都划分为功能性食品一类。

保健食品从80年代诞生,管理制度不断的科学与完善,这是我国对功能食品的认可与推动发展的表现。目前,我国食品药品主要类别分为:药品、特殊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添加剂和强化剂、新食品原料、食药物质等,并且,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

食品药品均具有功能性,并且大部分分类中都源于农业生产,目前现行备案技术法规文件,围绕原料、功能、辅料、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深入推进保健食品备案工作,助力功能食品发展。

评估食品的营养作用与定量人体需要重要性

食品的功能性从原料的功能科学依据、配方的理论依据、文献证据、对产品功能的研究试验等方法进行论证。

198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28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功能性食品定义“膳食健康度”、定量“营养需要量”,对功能食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参考值,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营养需求,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能量和营养素,避免缺乏和过量的而制定的指导性标准,它是科学营养的核心,也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以硒元素为例,正常人的摄入量在适宜范围,摄入量过低会出现硒缺乏的病症,如掉头发、脱指甲等,摄入量过多则会出现“克山病”等,除硒元素之外,其它微量元素概念也是如此。

我们还有一个研究,关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减肥,几乎不摄入碳水化合物,这是非常危险的。研究显示,每天摄入在20-30克,癌症发病率就会特别高,每天摄入过多,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吃多吃少都不好,适当才合适。

食品的营养作用与人体需要量是现代功能食品生产的重要参考与执行标准,对现在功能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硒的安全摄入量范围研究第一人——杨光圻

20世纪60年代初期,湖北省恩施地区人群暴发原因不明的脱发、掉指甲病,重病村 发病率高达82%,患者中头发全部脱光者约占80%。科学家杨光圻调研后根据患者症状推测可能与硒中毒有关。当时国内还没有测定生物样品中硒水平的方法,他就自己动手建立了测定方法,测得当地重病村玉米含硒量为正常地区的500~1000倍。他又检测到当地石煤样品中的含晒量竟高达8.4%,为世界罕见。这些结果揭示该病 区是一个尚不为人知的高硒地区,当地居民的脱发、掉指甲是高硒中毒引起的。杨光圻也就被誉为“中国第一高硒地区”的发现者。

为防止硒的摄入量不当,确保群众健康,杨光圻长期坚持系统研究和亲身实验。他从1982年至1990年在低硒的克山病地区和高硒的湖北恩施地区进行了长达8 年的硒的需要量和安全量的研究工作,为低硒地区补硒和高硒地区控制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居民中推广硒片剂期间,他用现场预防剂量的1~4倍在自己身上试用,观察期长达11年,直到完成硒的安全摄入量范围研究课题为止。正是这样,他率先提出了人体硒最低需要量、 生理需要量、最大安全摄入量等宝贵的实践数据,填补了微量元素营养领域中的空白。杨光圻等进行的膳食硒安全量研究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人体实验研究(夏弈明,2001)。他的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和美国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夏弈明,1993),并被 FAO、WHO、 IAEA 等国际组织认可,使中国的人体硒营养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德全,夏弈明, 1995)。

如何定义食品的功能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的慢性病发病率是不同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国东方健康膳食正处于“模式”研究中,如2022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该区域食物多样;新鲜蔬菜水果丰富;鱼虾类等水产摄入多;烹饪清淡少油少盐,奶类天天有,重视全谷、豆类摄入比较接近平衡膳食模式。具有这一模式特点的人群,不仅预期寿命比较高,而且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在“营养物质”和慢性病防治方面,营养科学近十年的发展为钾、钙、镁以及维生素C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的预防作用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证据。钠与血压、脑卒中、胃癌。

在“健康饮食”和慢性病防治方面,研究表明,饮食可以为肿瘤提供可用于肿瘤生长的营养物质,例如糖类和脂类;调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全身激素,如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1)和雌二醇;并支持肥胖的发展,这创造了有利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环境。相反,肿瘤及其宿主组织的主要遗传和代谢特征,这些特征应该使它们容易受到饮食干预的影响。

专家介绍

杨月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亚洲营养联合会(FANS)主席;荣获亚洲营养联合会终身成就奖,国际营养联合会院士等称号。其它兼职还包括国际粮农组织FAO东北亚食品信息合作联盟NEASIAFOODS负责人,国务院健康中国咨询专家委员,国家食物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等。

研究领域集中在营养学研究,特别是食物营养学、食物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健康功能(如糖尿病、肥胖,生长发育)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课题等。近年来营养标签、保健食品法规、健康声称、膳食指南、营养素需要量等做出成绩。主编出版科技图书、专业教材多部,科技论文30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和省部级科学进步奖10余项。 

第三届功能农产品大会

第三届功能农产品大会的前身是富硒功能农业大会,是组委会在精准把握产业脉络及行业发展规律下的提档升级,以全新的内容和面貌服务于产业发展。大会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产区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良好沟通,共同解决功能农产品产业难题和行业痛点,搭建开放、积极、高效的行业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热门活动
功能农产品分会
联系电话:010-82106330
电子邮箱:fapc@fapccapiac.or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
logo
公众号
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功能农产品分会
联系电话:010-82106330
电子邮箱:fapc@fapccapiac.or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
备案:京ICP备1903678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