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鹤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突出“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四大特点,将深山的优质箬叶远销海外,引进外资打造富硒山泉水,利用优质的富硒土壤探索出葛稻共生的模式,不断推进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木耳山万亩茶园
一座富硒山,孕育出“黄金叶”
鹤峰县峰峦叠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0.11%,林木绿化率达88.66%,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鹤峰箬叶“韧性好、香气浓”的品质,积淀了鹤峰箬叶做高端出口的独特优势。
鹤峰县野生箬叶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全县野生箬叶资源有84万亩,可采摘面积30万亩,是华中地区箬叶生产加工和出口集散地,被誉为“中国箬叶之乡”。
近日,笔者来到湖北长友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时,只见工人在挑拣、清洗新鲜的箬叶,忙碌而有序,浓浓的箬叶香扑鼻而来。
“现在都是订单式生产,有些客商说要现款现货,我们都不接,实在是忙不过来。”长友生态农业公司经理文双英说,长友公司年均收购野生箬叶700吨,年均销售额达2500万元,今年元月起,公司拥有了自营进出口权,目前已接到来自日、韩等国家的500多万元订单。
据悉,长友公司成立于1991年,2021年公司从鹤峰县城搬迁至太平镇工业园,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规划用地40亩,投入资金3000万元。目前,公司有2个生产车间、1个冻库、1栋行政综合楼。
近年来,鹤峰县立足箬叶产地优势,不断延链补链,已形成采摘、加工、销售、箬叶食品生产等产业链条,全县有箬叶加工、购销企业及专业合作社48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2022年,鹤峰县箬叶综合产值近5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箬叶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以前漫山遍野没人要的野生箬叶,已经发展成了大山里村民的“黄金叶”。
“我们正在通过箬叶抚育、箬叶‘野转家’人工栽培等方式,保护箬叶生长环境,进一步扩大箬叶林面积,目标是到2025年,箬叶产业基地稳定在30.5万亩左右,箬叶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鹤峰县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一滴富硒水,蕴含天然山泉水
“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逶迤、秀美、壮丽的溇水河贯穿鹤峰全境,境内河长147.5公里,水系遍布鹤峰7个乡镇。资料显示,全县水资源总量为4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2066万立方米,居湖北省第一位。
鹤峰的水不仅好看,还好喝。
鹤峰群山涵养的山泉水水质健康,天然纯净,入口甘甜,普遍含有硒、锶等多种矿物质,呈天然弱碱性。2022年,鹤峰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溇水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Ⅰ类标准,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位于鹤峰县下坪乡的恩施华顺饮业有限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地取用天然富硒水,生产“鹤典硒泉”“鹤典山泉”包装饮用水。每年,数万吨山泉水源源不断流向市场,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回报。
“我们从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处溶洞引水,每天生产瓶装水24万瓶,没有任何添加,力求保留水中硒元素等微量元素。”恩施华顺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丽萍介绍。
据悉,恩施华顺饮业有限公司是恩施州首家中美合资企业,于2017年投产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已引进2条国内一流的全自动灌装和包装生产线,主要产品为“鹤典硒泉”“鹤典山泉”饮用水,单线年产量可达300万箱。
鹤峰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负责人邓先科表示,鹤峰水源地生态环境良好,周边无任何污染,优质山泉水多属深层地下水,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矿泉水标准。
在2022年7月恩施州召开的中国茶业科技年会上,鹤峰芦锶原山泉水打败了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荣膺大会品鉴用水。
目前,鹤峰已注册成立2家山泉水生产企业,鹤峰富硒水源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粒富硒米,人间珍品葛仙米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是一种藻类植物,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绿色燕窝”之称。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这里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池沼达670余公顷。
走马镇的千金村有水稻田1000多亩,是走马镇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近日,走进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葛稻共生种植示范基地,农户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间来回穿梭。“今年空壳率比较低,比去年产量高、品质好,好的稻田亩产超过1300斤,而且今年葛仙米的情况要比预期好得多,我对葛稻共生这个项目还是期望蛮高,从今年六、七月份大量形成的菌种看,明年完全有望高产。”水稻种植户董文介绍说。董文今年51岁,2013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葛仙米,从最开始的20多亩发展到成立“葛稻共生合作社”,目前有稻田160亩,在葛仙米产量高的情况下,一亩收入可超过10万元。“原来村子旁边的大山里有一个出水洞,源源不断地流出地下水,但是水源不稳定。现在修筑了大坝,水源有了稳定的保障。”千金村党支部书记张重波介绍,当地的水源呈弱碱性,土壤含磷富硒,再加上独特的气候,非常适宜优质葛仙米生长,也为水稻的自然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今年8月,湖北首个“葛稻共生”示范基地在走马镇千金村挂牌,这个基地是鹤峰县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葛稻共生基地。基地面积1500亩,葛仙米干货年产量近500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可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近200万元。长期以来,鹤峰县都坚持把葛仙米作为特色产业打造,并提出了百亿元的产业目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一田两“米”双丰收。(刘丽华、田华)
来源:新华网 湖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