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丨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救灾复产科技服务活动

受极端天气影响,7月份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强降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随着极端天气的结束与洪涝灾害的控制,当前正是灾后恢复生产、抢抓农时改种补种的关键时期。我会会员单位济源市农业科学院针对汛情灾情农情,迅速组织开展救灾复产科技服务行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示范区农业受灾一线,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促进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科技助力稳粮保丰收。
 
 

 
1、科学制定应急技术指导措施。根据农业受灾严重的镇村服务需求,制定玉米、花生、林果、中药材等分类应急防汛减灾管理措施和技术指导意见,编制技术手册,通过新闻媒体、网站、微信群等平台渠道予以发布。
 
2、积极开展线上科技服务。结合汛情变化,加强与农户、脱贫村、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密切联系,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开展线上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建议,帮助群众科学有效应对天气变化,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迅速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充分发农业科技优势,组织济源市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深入受灾一线,深入示范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收集分析灾情,落实农业生产自救措施,指导开展抢排、抢种、抢管,及时供种供苗,推动农业生产快速恢复。一是深入承留镇玉皇庙村开展连翘灾后生产恢复科技服务。对部分中药材出现水淹情况。建议药农采取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排水;天放晴后及时给药材叶面“输水”(100斤水兑0.5-0.6斤尿素喷施)等关键措施;二是深入梨林镇和克井镇金水村受灾较为严重的田间地块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建议农民及时排水减涝降渍,受灾严重地可改种生长期短的蔬菜作物。汛情影响较小的田地实施适量速效氮肥,排水后中耕松土,结合病虫害可以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三是前往受水淹比较严重的梨林镇冢上村开展雨后花生田管理技术指导,针对田间问题指导农户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合理追肥、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及时清除杂草。四是前往五龙口西正村水稻基地,指导病虫害防控和田间追肥壮苗工作。
热门活动
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82106330
电子邮箱:fapc@fapccapiac.or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