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支持的【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建议研讨会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富硒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与全国富硒主产区的主管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三百余人齐聚线上会议,围绕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展开研讨。
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 高级农艺师唐德剑,在研讨会上代表陕西省安康富硒产区以《安康市硒标准制(修)订情况汇报》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为参会人员带来的安康地方富硒标准现状及富硒标准体系建设建议。

富硒标准是富硒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与“助推器”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已经开始做硒相关的一些标准工作,依托现有的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富硒产品开发以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现有4个国家级,6个省级的地方硒相关科研平台,并且在此落户的有中国农科院王汉中院士、中国科学院赵七国院士,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研发中心还与国内42家科研单位院所和高校展开合作,致力于硒包括硒标准在内的相关研究工作。

唐德剑主任认为,目前有《富硒茶》(NY/T 600-2002)、《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等标准,为富硒产品开发提供了“风向标”。并且认为富硒标准还是富硒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安康虽然发展富硒产业40多年,但国内富硒产业基本上都是从12年才开始发展,主要是因为,11年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取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中硒指标的公告,及12年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将硒列入了营养强化剂范畴,将富硒产业发展推上了发展车道。
安康富硒标准研制情况
安康是较早参与富硒标准制定的地方,02年参与了国家《富硒茶》标准的制定与指标验证;03年安康诞生了国内第一个富硒产品地方标准《紫阳富硒茶标准综合体》,09年安康制定了《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市级地方标准,12年上升成为陕西省的地方标准等。
目前安康累计制定了322项与富硒产业相关的地方标准,其中省地方标准92项,市级技术规范239项。

唐德剑主任强调说,目前富硒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富硒国标与行标的带动。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通过积极的争取,15年农业农村部将《富硒茶》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将由安康富硒研发中心牵头修订,16年农业农村部立项了安康富硒研发中心农业行业标准《天然富硒猪肉》的制定工作。
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还制定和推进了富硒的相关团体标准。
- 2016年,《天然硒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安康市富硒产业标准化学会团体标准发布;
- 2020年,《安康富硒茶系列标准》,《油菜、硒菜薹标准综合体》等安康市富硒产业标准化学会团体标准发布;
- 2021年9月,牵头制定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富硒猪肉》;
关于“富硒标准”存在问题与建议
唐德剑主任提到的富硒标准问题同前面几位专家主旨报告所提相同,强调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的限制,让很多富硒产地的农作物因不满足国家标准而影响了农作物产品的多样性发展。

关于富硒标准的几点建议:
政策层面:一是,建议推进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引起农业农村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二是建议将硒元素及其含量作为农产品营养相关标准中必需营养元素内容。
技术层面:一是建议加快推进制定富硒产品国标、行标。从标准角度规范富硒标准术语、概念。二是加快富硒产品中有机硒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三是推进修订完善(GB28050-2011),目前一些地方的标准已经突破了标准限制,后续的富硒标准还需研究。
区域层面:一是建议制定天然富硒农产品标准。用“天然富硒”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富硒产业。从标准角度差异化支持“优质优价”,并且根据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天然、人工)进行区分要求。二是建议研制天然富硒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