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支持的【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建议研讨会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富硒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与全国富硒主产区的主管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三百余人齐聚线上会议,围绕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展开研讨。
在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建议研讨会研讨会上,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武汉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专家委员会富硒专家工作组组长程水源以《富硒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报告》为题,做了主旨报告。

程水源教授代表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为大家带来了《富硒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报告》,报告主要分为富硒农业标准体系现状、国硒中心的标准建设工作、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展望三个方面。
富硒农业标准体系现状

程教授认为,现在富硒产业的发展负重行远,目前存在的一些市场乱象:盲目炒作、品牌“李鬼”较多、科普宣传不到位、无序竞争,、低端重复等都和标准不科学或者标准体系不完善存在着关系。
关于富硒标准现状,截止到2021年10月,现行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直接涉硒标准19项,均为检测方法类或工业产品类标准。国内团体标准是158项,地方标准是155项,行业标准是104项,国家标准是39项。国硒中心正积极参与富硒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国硒中心的标准建设工作
程教授介绍说,国硒中心参与或指导制定了众多的标准,如湖北省富硒食品的硒含量标准,是地方标准;国家行标有植物源高有机硒的食品原料标准,还有科普规范用语和许多生产规程。并且还有很多的标准已经立项,正在制定中。

国硒中心的标准建设工作有三个理念,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1、立足特色
立足湖北优势富硒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制定相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富硒区域特色产品的生产效力。
以《T/HBSE 0005-2019 恩施硒茶生产技术规程》为例,程教授说,标准的制定提升恩施硒茶的标准化生产效率;加强恩施茶作为地理品牌的建设;较同类标准首次增加了有机硒的检测与占比要求,引领硒茶标准质量体系建设。
2、填补不足
填补富硒农业领域相关术语定义缺失的空白,引导市场宣传工作有序开展。
以《硒农业通用术语》为例,程教授说,这些标准出台之后对整个富硒农业、富硒农业产品、富硒通用区域,有一个基本的规范和概念,规范整个行业。避免夸大宣传,避免炒作概念,避免概念混乱,
3、突出重点
突出高聚硒农产品的有机硒资源的挖掘、生产和界定规范,促进富硒农业科学与持续发展。
以《T/CHC 1001-2019 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为例,程教授指出,目前植物来源富硒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重点。饮食里补充硒元素,这种来源是天然农作物,采用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方法,按照“三标合一”原则制定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植物源高有机硒食物团体标准,规范植物源富硒食品行业生产秩序,保护消费者安全健康。

《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团体标准的实施意义
在“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展望”部分,程教授提出了四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指出了富硒农业快速发展需要标准及标准化承载的若干问题。

第二个观点提出了团体标准在富硒农业标准化中的探讨,推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包括研究机构共同来推进发展。
在第三个观点团体标准的制定的建议中,程教授建议,需要有资质的团体来制定发布,在制定中要具备向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转变的路径,系统构建标准就需要有长远的考虑。
第四个观点,产业链全覆盖式规划。程教授说,硒产业全产业链从种植、养殖到加工、精细加工、检测,甚至到商场用户、商业化模式。如果哪一个地方标准制定地很好,但前后都不配套,没有标准化的过程,这个标准体系肯定没有用,所以一定要标准化体系构建全产业链。可以体现标准的有效性、严谨性和科学性,支撑未来标准化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注:本文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