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标准研讨会丨富硒产区:海伦市富硒标准建设已纳入规划

10月11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支持的【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建议研讨会研讨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富硒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与全国富硒主产区的主管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三百余人齐聚线上会议,围绕富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立项展开研讨。


黑龙江省海伦市富硒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徐奔,在研讨会上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富硒产区做了主旨报告,阐述了海伦市富硒产业、标准建设及相关建议等内容。

海伦市富硒产业硒标准建设规划


徐主任介绍到,海伦市从2016年才开始陆续开展富硒产业的开发,经过十三五五年的建设,打造了黑土地富硒品牌形象。在富硒标准方面还停留在富硒稻谷标准和GB28050标准,关于标准的限制,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最为感同身受。


海伦市2018年申请制定了46个类别的企业标准。这些标准也是在GB28050基础之上设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伦市富硒产业的开发。


黑龙江省目前还未建设省级的富硒标准或行业的富硒标准,21年8月份召开了黑龙江省富硒产业发展研讨会,纳入规划。

关于富硒标准建议


作为富硒产区,徐主任从富硒农产品现状出发,提出了几点关于富硒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 建立富硒产品目录


收纳全国各地优质的富硒产品,建立健全全国富硒产品的目录库,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类。再按照目录库,分别制定富硒产品标准。


○ 建立富硒产品含量标准


徐主任说道,通过近几年海伦对市场的分析与调查问卷,目前市场消费者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富硒,高端富硒产品消费者,集中在一二线及以上城市,具有量少加高的特点;第二类是原汁原味纯天然的富硒产品消费群体,为大众消费群体。体现在富硒标准中建议将富硒产品按照普通、高硒的情况,分别制定标准,其中高硒产品标准可定位功能农产品。


○ 建立富硒产品检测标准

在检测硒含量的同时,也要需要检测其它重金属含量,特别是一些有害重金属的检测。


○ 督促富硒产区政府制定省标和行标


○ 推广 “6+N”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专家委员会富硒专家工作组委员赵桂慎在研讨会发言中给出的建议中有“6+N”模式。


以“6+N”日常生鲜农产品为主,6(稻谷、小麦、玉米、肉类-猪-牛-羊-鸡-水产品、鸡蛋、牛奶)+N(其他特色农产品和食品等),强调硒的生物转化过程,以简捷方便,安全高效低成本为首要原则;


注:本文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功能农产品委员会整理发布,转载请标明出处。

热门活动
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82106330
电子邮箱:fapc@fapccapiac.or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